2020年九月二十日,中国虚拟现实大赛落下帷幕,由陈贞翔院长亲自指导、我院张菁教授带领的三支队伍经过了激烈角逐,最后济南大学筑梦三队获得了本次大赛一等奖,近期必赢626net入口新闻部对其进行了采访。
博学多才,研精阐微
张菁教授,博导, 哈工大博士后, 曾获两项国家级基金: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博导基金,两次国家公派访问学者: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和英国约克大学,发表SCI检索文章17篇,EI文检索章近百篇,绝大多数英文文章,发明专利授权6项,申请和公开发明专利15项。
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近百人,包括博士16人,其中2名博士留学生,还有8名硕士留学生。这支队伍的成功离不开这样一位知识渊博,经验丰厚,为人热情的教授。
格物致知,立于实践
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,张菁教授说“在没有接到比赛项目时,我给学生们布置任务,他们也仅仅只是完成,任务完成后,学生们并不清楚自己完成的水平如何,而通过这次大赛,同学们积极实践,将理论知识实践于自己创新的项目中,既能加强同学们对于知识的理解,又能提高动手能力,利于同学们的全面发展。”
教授寄语
张菁教授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向我们阐述了一个大道理,张教授讲到“首先我想对学生说的是随着时代的变化,我们要做到随时间变化的能力,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淘汰,举个具体的例子,我有个朋友当年在微软工作,每三个月要淘汰一批人,而留下的那一部分全是懂得变化的人,变是最大的不变。其次,我想对学生们说,你们是一个团队,一起在这里努力,多少年以后你们也是最好的朋友,而现在想把你们多留一会不去工作,是为了让你们以后有选择的权利 ,而不是被别人选择。最后,我想对学生们说,你们要好好珍惜宝贵的青春,在最美好的年龄段去沉淀自己。”
优秀的作品当然也少不了同学们的努力,同学们在疫情期间虽然处于不同的国家中,但是却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,把现实中有的,和对未来城市的想象都通过三维动态的虚拟现实技术展示出来,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交互性,这个优秀的作品是中外学生团结协作的结果。
标新立异,基于实际
我们知道,在一个项目之中,选题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。顾名思义,选好了题,就有了大致的方向和动力。在谈到整个团队最初是如何确定选题方向时,他们讲到“我们拿到该项目时,首先打破了陈旧的保守观念,想要创作一个与众不同,博人眼球的作品。当然博人眼球不是一味的花里胡哨,我们让我们的作品从生活实际出发,作品内容真实可感。”
戮力同心,休戚与共
团队作品的实现离不开团魂的存在,在谈及实现作品从无到有的团队精神时他们讲到“最重要的是团队精神,因为我们来自不同的国家,而且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受到了全球疫情的影响,于是我们将任务分配给每个队员,有人负责模型的设计工作,有人负责Photoshop,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,每周会有线上会议,大家会去讨论工作进展,我们每个人都完成了该项目的一部分,正是由于这种通力合作的团队精神,我们的项目才会完成的如此精彩。”
乘风破浪,披荆斩棘
在项目制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,但大家彼此之间的默契推动了整个困难的解决,他们讲到“最大的问题是大家位于不同的国家,时间会有一些差别,所以做项目时时间不是很统一,但我们都会全力以赴去完成每项任务。同时,这个项目的完成是需要一定的技术基础,例如3Dmax,twinnotion而且一些专业技术课程例如难关twinmotion我们以前没有深入了解过,在导师的远程带领下,我们一点点学习,然后进步,耐心攻破了难关。”
经验分享
团队成员们以丰富的经验侃侃而谈,并毫不吝啬的对我们以及当代大学生们分享他们的经验,“在考虑问题及设计比赛项目时可以从多个角度考虑,避免与大众雷同,因为大家都做同样类型的项目,也许其他成员做的比你更加优秀,因此竞争压力以及创新程度都比较低。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,积极探索未知的世界。”
优秀作品的背后离不开教授的严谨教学,也离不开同学们含辛茹苦的付出,希望广大同学向他们学习,提升创新思维,勇于参加比赛。以上是本次采访所有内容。